"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常被人拿來說一個人愛逢迎拍馬,似乎並不是一句讚美之詞,但長久以來看了許多事,卻也慢慢體會到這句話的藝術與技術層面及它的重要性。
一位員工很緊張的跑去跟公司的IT說:完蛋了,整個部門的電腦全部都中毒當機了。這是何等嚴重的事,但最後卻發現只是太多人同時存取網路硬碟上的資料,導致router塞車掛點而已。
一位醫生很仔細的用各種專有名詞向一位 "高級" 知識分子解釋他的疾病的來龍去脈。病人了解之後卸下了心中的恐懼,開心的走出診間。
兩個例子其實都涉及了普通人和 "神"(專業人員)的對話。第一個例子中,普通人發現部門的電腦一台接一台的變慢、漏斗跑不停,也許是怕這樣平鋪直述的言論神會聽不懂(也許是怕被神認為笨),於是自己做了一個 "中毒" 的結論才跑去跟神求解藥。如果這時IT按照這位員工的思路取解決問題,一個小問題可能真的會被搞得天翻地覆。
第二個例子中,神用了適當的語言解釋問題,順利讓人釋懷。但同樣的方式,同樣的專有名詞如果用在一位只有國中畢業的病人身上呢?也許醫生講得越多病人越恐慌也不一定。
於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功力便相當重要了。如何講出對方聽得懂得話,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對於同一知識水平或領域的人來說,專有名詞、術語可以增加溝通效率;但面對不同知識水平、領域的人,這些專業語詞便純粹只是一種羈絆。外行人講行話,也許是出於希望能將自己畫為圈內人渴望,但打種臉充胖子的行為一但被戳破,不但淪為笑柄,也可能越幫越忙。內行人對外行人講行話,也許是一種習慣性的不自覺,但也常常出於一種炫耀、一種傲慢。沒有使用適當的語言,只是徒增誤解,浪費時間而已。
要無時無刻用適當的辭彙其實並不容易,但語言的最大功能本來就在於溝通,如果說話的雙方都能把對方的想法當成第一考量的要務,也許真的能夠免除許多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