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社會調查中,樣本的所在位置(居住地)常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變項。它代表了整個調查在地理上的樣本分布,也進一步透露了環境對樣本行為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政府進行的調查資料,由於有完整戶政資料的支持,因此其對於母體的掌握往往較一般民間進行的社會調查佳。而其對樣本的選取也常常以戶籍資料為準。例如人力資源調查,其抽樣是以「戶」為單位,調查樣本則為樣本戶中所有15歲以上的在籍人口。而許多調查因為已經有樣本的戶籍地資訊,在成本的考量以及居住地往往不是調查的重點的前提下,往往沒有再詢問樣本的居住地。
在以往的研究推估中,戶籍地即居住地的正確率約八成左右,可說相當高。因此在應用這些政府調查資料分析樣本與區域間關係的議題時,若資料中沒有呈現樣本的居住地資訊,則常以戶籍地作為居住地的替代變數。透過居住地資訊,可將調查資料與當地各項總體變數相聯結(如:工商區位、人口密度、學校密度等)對於探討環境對樣本行為影響的分析相當有幫助。不過此分析效度的前提便是建立在戶籍地即居住地的正確率上,因為若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同,在以戶籍地為替代變數,納入該地的各項總體資訊進行分析就毫無意義了。
新式身份證,由於防偽的理由,將身份證以膠膜完整包裹,如果資料變更,便只有換發一途,而換發身份證需要50圓的費用,雖然不多,但也可能因為費用或手續麻煩的關係,使得人們更新資料的意願變低。我認為戶籍地即居住地的正確率問題是首當其衝的。除了因房屋買賣而不得不變更的情形外,若原有住屋仍屬家族所有,則可能選擇不遷戶籍。例如:小孩長大離家獨居,可能仍選擇將戶籍留在父母家。雖然此問題早已存在,但是這樣的規費會不會導致問題變得嚴重,甚至影響研究的應用是值得觀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