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11, 2008

專業的面具

這一陣子我們計畫為了明年度的調查公開徵求加掛題組。在廣發「英雄帖」之後,來了一堆千奇百怪的回應。下面就說三個比較扯的吧!
有位老師打電話來詢問,但連我們計畫的召集人是誰都不知道(連告訴他召集人的名字,他也沒聽過)。講到後來,我們嚴重懷疑他想在我們的問卷中放類似訪談的開放題目。
昨天有位博士生打電話來詢問,也是完全沒有概念,沒看過我們的資料就算了,也不知道我們是追蹤調查計畫。我甚至覺得他不是沒看清楚公告內容,就是自己的想像力太豐富,因為他居然以為是可以向我們申請子計畫(我想他沒說出口的是,問我們可以補助他多少錢)。
而今天,又一位老師來信,標題是「回覆加掛題組公告」但內容卻是問怎麼取得我們的資料,和能不能帶人來參觀;他想瞭解的內容居然還包括如何使用我們資料。
只覺得這些人怎麼這樣!做研究前連基本的文獻回顧都不做,看了公告就亂打電話,一點背景知識都不收集。講話的過程中夾帶著許多專有名詞,問代表性、問卷結構...但多講幾句,就會發現他們一點概念都沒有。
接觸調查資料四、五年了,這期間看了許多研究,也不時的會被許多人問到資料處理的問題。深入瞭解之後,其實我都對這些研究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許多學者對於資料本身的掌握度其實相當薄弱。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出來的研究,不管應用的分析方法再先進,結果其實都相當危險。這樣的研究結果即使符合預期,可能也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另外,這樣的結果其實也不適宜做為假設成立或否定的依據。
這些學者不知道資料性質的掌握的重要性嗎?我覺得他們是知道的。他們所不知道的是,自己並沒有把資料的掌握做得很好。其實,會開口問的人已經很有自知之明了,不過有些人開口問的態度仍然很輕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甚至不求甚解,只希望你把資料處理成他要的樣子給他。真不曉得他們的學生用這樣的態度寫論文時,他們會是怎樣的嘴臉?
總覺得這些學者其實只是活在大量專業名詞和title的面具之後,天馬行空的談理想、談理論,但對於面具與面具前面的真實世界是沒有交集的。

星期四, 7月 03, 2008

我的研究計畫

一年前的博士班考試,我便已尼特族為題作為我的研究計畫。而今年,由於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另起爐灶,所以仍以尼特族為題,而內容其實只是去年版本略加修改而已。
尼特族這個名詞最早見於英國Social Exclusion Unit給英國首相的"Bridging the Gap: New Opportunities for 16-18 Year olds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報告中,所指的是16-18歲沒有就業、工作,也沒有接受職業訓練的年輕人,探討這些人所產生的問題。這個議題在日本被發陽光大,且日本也將NEET的年齡層擴大為15-34歲,用來廣泛的討論這群暨不屬於勞動力,也沒有在進修的青年及其產生的社會問題。而近年相關的討論也擴及中國大陸。
這兩年,NEET這個名詞也被引入台灣,於媒體中偶然可見到相關的報導,天下雜誌也364期中以專文介紹日本的尼特族。然而台灣本土的討論,除了介紹國外的報導性文章外,僅有少數青少年輔導方面的文章,引用國外的分析結論套用在國內的社經環境上而已。台灣到底有沒有NEET問題,人數有多少?其實並沒有人做過實證推估。也許NEET問題在台灣真的不存在;或者只是問題還沒有浮上台面,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而研究尼特族的困難處便在於這群人難以被掌握。它沒有組織,沒有團體,只是一群有著相同特性的人被研究者標籤的集合。這個名詞不見的是光彩的,所以即使研究者可以很主觀將一個人貼上NEET的標籤,可能也很難獲得這個人的認同,因此也增加了實證研究的難度。
這個議題這麼難做,但為何我卻偏要挑這個題目呢?第一當然是我對探討青少年生涯發展的興趣。這也許是跟我自己就讀自學班的出生有關。很多人會認為自學班已經是個老掉牙的議題了,相關的研究大概也指追蹤到高中/職畢業便下了結論;但我卻人為最恰當的分析時點應該在這些人出社會找到第一份工作時,回頭看整個求學過程到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成就。也就是這樣的觀點,所以我對青少年的學習與就業格外感性去。而第二個選擇尼特族的理由,則是考量自身的能力。我習慣在網路世界裡跟人接觸,了解多樣的通訊管道,我自認為這是做青少年研究很重要的利器。
不管這個議題多難做,不管多少人認為它不重要,但我決定做了。既然得不到別人的共鳴,那我就在自己的部落格裡自言自語了。我想接下來在這個部落格中,我會不時的花一些篇幅討論這個問題。先把自己的研究計畫透過不那麼嚴肅的方式整理出來,接下來若有能力,我想我會實踐這個計畫。也算是為自己從事研究的夢想劃下一個句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