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博士班考試,我便已尼特族為題作為我的研究計畫。而今年,由於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另起爐灶,所以仍以尼特族為題,而內容其實只是去年版本略加修改而已。
尼特族這個名詞最早見於英國Social Exclusion Unit給英國首相的"Bridging the Gap: New Opportunities for 16-18 Year olds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報告中,所指的是16-18歲沒有就業、工作,也沒有接受職業訓練的年輕人,探討這些人所產生的問題。這個議題在日本被發陽光大,且日本也將NEET的年齡層擴大為15-34歲,用來廣泛的討論這群暨不屬於勞動力,也沒有在進修的青年及其產生的社會問題。而近年相關的討論也擴及中國大陸。
這兩年,NEET這個名詞也被引入台灣,於媒體中偶然可見到相關的報導,天下雜誌也364期中以專文介紹日本的尼特族。然而台灣本土的討論,除了介紹國外的報導性文章外,僅有少數青少年輔導方面的文章,引用國外的分析結論套用在國內的社經環境上而已。台灣到底有沒有NEET問題,人數有多少?其實並沒有人做過實證推估。也許NEET問題在台灣真的不存在;或者只是問題還沒有浮上台面,其實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而研究尼特族的困難處便在於這群人難以被掌握。它沒有組織,沒有團體,只是一群有著相同特性的人被研究者標籤的集合。這個名詞不見的是光彩的,所以即使研究者可以很主觀將一個人貼上NEET的標籤,可能也很難獲得這個人的認同,因此也增加了實證研究的難度。
這個議題這麼難做,但為何我卻偏要挑這個題目呢?第一當然是我對探討青少年生涯發展的興趣。這也許是跟我自己就讀自學班的出生有關。很多人會認為自學班已經是個老掉牙的議題了,相關的研究大概也指追蹤到高中/職畢業便下了結論;但我卻人為最恰當的分析時點應該在這些人出社會找到第一份工作時,回頭看整個求學過程到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成就。也就是這樣的觀點,所以我對青少年的學習與就業格外感性去。而第二個選擇尼特族的理由,則是考量自身的能力。我習慣在網路世界裡跟人接觸,了解多樣的通訊管道,我自認為這是做青少年研究很重要的利器。
不管這個議題多難做,不管多少人認為它不重要,但我決定做了。既然得不到別人的共鳴,那我就在自己的部落格裡自言自語了。我想接下來在這個部落格中,我會不時的花一些篇幅討論這個問題。先把自己的研究計畫透過不那麼嚴肅的方式整理出來,接下來若有能力,我想我會實踐這個計畫。也算是為自己從事研究的夢想劃下一個句點吧!
2 則留言:
我有在看你的部落格喔!請繼續寫下去,很期待看到你對這個議題的研究成果呢!
(真巧,我國中也是讀自學班耶)
呵呵!感謝感謝啊!
其實我也發現自學班雖然是實驗性質,不過其實白老鼠還不少呢!我身別也不時會發現「同類」......
張貼留言